体制弹性、增长匹配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的新解读
黄信灶靳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体制变革已经被证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在其选择的体制变革道路上"走"的怎么样?体制变革是更容易还是变得更难呢?增量式与体制外的变革方式还能不能如之前一样是我们变革的主旋律呢?本文在分析中国体制变革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提炼出体制弹性的指标,使用1982-2011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捕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体制弹性的变化态势,发现中国的体制弹性正在不断弱化,且原有体制变革方式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已经日益狭小,体制变革已然进入"深水期",使得变革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且中国具有改革初期的体制弹性,那么各省的理想产出水平至少是2011年的1.499倍。因此,只有加快体制变革,中国的经济还具有快速增长的可能。
引用:黄信灶,靳涛.体制弹性、增长匹配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的新解读[J].财贸经济,2014(04):104-115.DOI: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