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错配U型趋势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杨志才1柏培文2
1. 郑州大学商学院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构建要素错配测算模型发现1995-2014年中国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呈现以2006年为拐点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制度因素、经济结构、要素自身、技术进步和经济环境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户籍制度、二元经济结构等制度性因素显著提高了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信息交流显著降低了劳动力、资本错配程度,但结构性因素的凸显,导致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的非均衡发展提高了劳动力、资本的错配程度。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二产占比对劳动力、资本错配的作用有相互加强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三产占比对劳动力、资本错配的作用存在相互削弱的关系。综合作用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劳动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引用:杨志才,柏培文.要素错配U型趋势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9(05):62-75.DOI:10.19365/j.issn1000-4181.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