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临挑战,持定力:厦大经济学科教职工全员到位,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有序展开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10日 16:31

距离厦门大学线上“开学”已过去三周,师生们往日穿梭于各个教学楼之间的忙碌,转变成了线上软件间切换的频繁,对经济学科的全体师生来说,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厦大经济学科党政技术团队的每一位同事依然保持定力,像往年一样,早在214日(学校原定的开学日期)就全员返岗投入工作。


他们积极参与到抗“疫”期间新的工作模式中来,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恪守岗位,在非常时期,通过自己努力,保障经济学科教研工作的有序、稳健运行。


同时,利用这个开春“播种”的好时光,经济学科党政技术团队的每一个部门对全年工作计划进行部署谋划,“小跑”步入工作正轨。延期开学不停教、保障教研共协调的团队运作体现了经济学科党政技术团队始终以为教学、科研提升服务的核心宗旨。期间,经济学科通过各项暖心、细心的人文关怀,为全体教职工营造了一个健康、安心的防疫工作环境。


1. 卫生高标准,后勤筑防线

在当前防控疫情仍是重要任务的背景下,经济学科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教研工作。早在员工返校前,两院办公室对教职工离厦、返厦状况及健康状况便展开了为期约20天的跟踪随访,并于春节前启动经济楼入楼体温登记工作,始终维持高标准的公共卫生环境,牢牢筑稳疫情防控第一线。


依据疫情防控期间“不聚集、少聚集”的原则,经济学科在上班第一天就对教职工现有工作环境进行防疫优化,首先利用学院临时闲置的办公室进行人员分散办公,降低办公场所人员密度,启动新风系统对空气流通较差的办公室进行空气净化,同时,安排保洁人员每日多次对办公室、电梯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场所进行打扫、消杀,确保工作环境的干净卫生。


同时,为保障办公室健康防疫环境,学院还为在校办公的党政技术人员配备酒精消毒液,保障办公室个人卫生,并在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的地方配备酒精棉球供随时取用,增设专门收集废弃口罩的垃圾收集容器,一以贯之地在公共卫生上做到严格、严密。



 


此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用餐难”的问题,经济学科“三味咖啡厅”也与全体教职工一起“准时开学”,定制防疫期间专门菜单,为教职工提供外带配餐服务,让教职工不出经济楼就能享用安心、安全、健康的各色餐点。




2. 全员共担当,教研保质量


过去一周里,经济学科本硕博各层次总计311门次课程的任课教师整齐返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和同学们相聚在了“云课堂”。为了线上课程顺利开播,教师们在“台下”已为此反复琢磨、演练,从选择何种授课方式,到各种教学平台的测试,从学生线上教学材料准备,到授课设备的研究,教学各环节筹备均不落空。



经济学科教师在课上就学生对各平台的满意度进行投票统计


线上教学期间,经济学科一如既往对教学质量从严把关。党政领导、系分管领导对课程线上教学活动进行抽查,落实党政干部“进课堂”制,了解教学效果;教务部门与辅导员队伍深入每一门课程群了解课程进展,教学部门更在课堂学风建设、教学纪律、授课要求等方面进行细化,要求所有课程完成预演并对预演行程实行日报,预告教师多渠道准备授课内容以防出现突发情况;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部重室”)技术人员为教师线上授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软件使用咨询,为经济学科师生提供了远程访问学院计算和数据资源的平台,构建基于钉钉的远程教务管理系统等;


经济学科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为保障毕业班论文及答辩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研究生部制定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批次研究生学位论文提交的补充通知,本科部细化了防疫期间毕业生论文材料的提交程序,提醒毕业生提交节点;部重室技术人员紧急开发了硕博士答辩管理系统用于毕业生论文全环节管理;毕业班辅导员在就业方面积极推送企业春招信息,广泛动员学生参加线上招聘,摸查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指导,同时协同用人单位做好学生实习安全工作。



3. 课堂内外齐发力,“用心教”收获“诚心学”


开学一周以来,经济学科专任教师们在线上课堂中多管齐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认可,“用心教”、不停教的教学态度体现了他们在这场育人“战疫”中的责任与担当,同学们也在这次别开生面的授课中用“诚心学”点赞老师们的付出。




与此同时,辅导员队伍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云辅导、英语打卡、运动打卡等活动,部分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开展网络授课,关注学生居家期间的学习和健康;组织学生创作战“疫”网络文化作品,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组织留校学生一起加入校园志愿先锋队,协助餐厅测量体温,部分辅导员参与园区值班,做好园区巡查工作,共筑校园疫情防线。


备案号:D200173
 Copyright()2005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