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研究生培养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经济学科的学子们在学院导师的带领和教导下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发表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月以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研究生学子已接连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统计研究》、《财政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etrics、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其他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含正式接受)70篇。论文领域涵盖发展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展现了经济学科研究生各专业学子在学院及导师带领下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带来的丰硕成果。经济学科的学子们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表现出了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部分成果,加星号的作者为经济学科博士生)
经济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按照“强化基础、注重能力、面向前沿、提高素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设置,实行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完全贯通,第一学年开设8门高级经济学系列平台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难度与北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接轨,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第二年开设专业课,实行模块制教学体系,必修课严格按照硕博专业设置学位课程序列,每个序列包含若干门专业学位课。
除课程教学之外,经济学科还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从入学至论文答辩,研究生需经历学术讲座、中期考核、社会和教学实践、开题报告、学年论文考核、提交初稿、预答辩、提交定稿、论文评阅等培养环节,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时限都有严格规定,从细节上把控质量,做到全流程管理。
为开阔学生眼界、促进与来访嘉宾的交流,经济学科定期为学生准备“下午茶”(Teatime)活动,邀请海内外名师与同学们通过“喝咖啡、谈学术”的面对面交流,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前辈治学经验与经历,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态势;教师们还组织了“午餐研讨班”(Brown Bag Seminar,简称BBS)和“学习小组”(Study Group)作为师生交流讨论的平台,为学生们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经济学科还定期组织各领域午餐研讨会,老师或学生向大家报告近期的研究,与会师生可以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其完善学术研究。
经济学科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层层把关,以及提供多方面的科研训练,使经济学子们具备了专业知识扎实、数理分析能力强、学术训练规范的优势,近年来,经济学科学子们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其中不少博士毕业生还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与世界银行等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教职及博士后研究岗位,在学界、业界乃至国际舞台上代表厦大经济学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