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来,2019年翩然远去。对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来说,这是砥砺奋进的一年,更是收获与突破共存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学科建设、论文发表等方面屡获傲人成果:从为厦门大学新增经济学与商学(Economics & Business)进入ESI全球前1%做出主要贡献,到成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Asia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AMES)的首个中国内地承办高校,从坚持举办十五年的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暑期学校首次受邀成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官方活动,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等等。这一系列成果与经济学科近年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广泛学术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打造与国际对话的学术交流平台,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活跃的经济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019年度厦大经济学科共举办学术会议39场,其中包括2019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2019 Asia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Workshop on Advances in Econometrics在内的国际会议6场;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学部 “十四五”经济学科发展规划系列研讨会、第三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2019年厦门大学现代统计学研讨会等在内的国内会议共33场。此外,厦大经济学科多年来坚持举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以及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暑期学校,为海内外青年经济学者介绍基础理论及前沿发展,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碰撞思想、交流合作的学术平台。
除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外,厦大经济学科还通过定期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访厦为师生授课、讲座、交流指导,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学术氛围。2019年,经济学科共举办讲座160场,演讲嘉宾包括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J. Heckman,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homas J. Sargent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atthew O. Jackson等国际学术大咖,并邀请方开泰院士、陈晓红院士、严加安院士等做客南强学术讲座,为经济学科学子带来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努力让学生享受最优质的、对接世界的一流学术资源。
与此同时,经济学科还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萧政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贾攀乐副教授、原世界银行资深数据科学家赵清华、首席统计学家陈少华夫妇等陆续到厦授课,以“育人为先”为宗旨,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课堂。这些海内外学术名师与业界精英在课堂之外还与青年教师交流并作指导,大力提升了经济学科师资队伍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汇纳国际学术资源,
助推国际学术影响力里程碑式突破
11月15日,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数据显示,厦门大学新增经济学与商学(Economics & Business)进入ESI全球前1%,厦大经济学科实现了学术影响力里程碑式的突破,成为本次厦门大学经济学与商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主要贡献者。
厦大经济学科国际认可度的突破提升与多年来厦大经济学科频繁密切的国际学术联系密不可分。2019年6月14日-16日,厦大经济学科承办2019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Asian Meeting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AMES),这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亚洲年会首次在中国内地高校举办。年会为中国经济学者们提供了展现研究成果的最好舞台,对推进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不仅是对厦大经济学科学术实力和影响力的肯定,更为厦大经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在国际学术联系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厦大经济学科还通过多措并举,为师生营造世界一流的教研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学术研究上强调立足中国、国际标准,注重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创新。近年来,经济学科教师众多研究成果在Econometric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发表,2019年度在学院认定的国际期刊发表论文70篇,其中,国际一类29篇、国际二类41篇,在国内中文最优期刊发表论文59篇,学科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彰显。
国际国内两手抓,
双一流中期答卷喜人
厦大经济学科一贯秉承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讲述 “中国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派”,不仅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舞台发声,更以助推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为己任,发挥学科优势,在国内搭建系列品牌学术交流平台。2019年,厦大经济学科共举办包括2019年厦门大学现代统计学研讨会、第三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2019年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第三届厦门大学金融科技与量化金融高峰论坛等在内的国内会议33场,为国内经济学者搭建平台碰撞思想,交流学科最新发展前沿,助推师资队伍科研提升。
9月,在“双一流”建设周期过半之际,有学者发布了《经济类中文TOP期刊发文量百强榜(科研机构)》,厦门大学名列第四位。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以201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给出的《A类期刊名单》为样本,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厦门大学在“双一流”建设期间(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以150篇的发文量位列第四名,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期间,厦门大学在《经济研究》上的发文以33篇的发表量名列第四位,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
强强联手建佳绩,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 “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多年来,厦大经济学科通过合作主办学术会议、论坛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伙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期刊稳定合作,互促互进;跟福建七匹狼集团、台湾富邦金控等公司深化学企合作,与福建省省商务厅合作共建全国首家自贸区学院,致力以学术反哺社会。
2019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正式批准资助“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这是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在全国范围内资助的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由厦大经济学科洪永淼教授牵头,以厦门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研究员团队共同申请,获批直接经费6000万元,资助期限5年。这也是自基金委自2016年试点资助科学中心项目以来,厦门大学获得的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此次“计量建模与经济政策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获批,与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分不开,它结合了厦门大学计量建模、统计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在预测科学上的学科优势,旨在通过前沿学术与高端智库的结合,打造计量建模与预测科学领域的国际一流学术与人才高地,力争打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国经济学派。
2019年,厦大经济学科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国际化学术交流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而今,新篇开启,厦大经济学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实现学科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