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也是高校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真正做到诚信为人,诚信做事,本人庄严承诺如下:一,报到注册诚信……”9月12日,经济楼N402教室中的500多名新生正在进行开学典礼中一项特别的议程,集体签署诚信承诺书并庄严宣誓。这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科为2019级新生准备的开学第一课,播撒诚信种子,培养学生诚信立志、诚信立学、诚信立行。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学生诚信承诺书》涵盖七个部分,分别是报到注册诚信,学费缴纳诚信,考勤考试诚信,学术诚信,成绩证明诚信,宿舍住宿诚信和就业签约诚信,内容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承诺书模块清晰,直击学生求学生涯关键环节和常见失信痛点,文本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学生求学期间,由相应的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组成诚信督导小组,跟踪记录学生成长诚信档案。毕业时,经学院检查评议认为学生学习期间能遵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学生诚信承诺条例》,在上述七个方面恪守诚信诺言,将授予其“诚信荣誉证书”,以期学生毕业后能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精神,将诚信作为个人基本价值追求和立身处世准则。
“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信的态度”,2019级本科新生赵昊在签署完诚信承诺书后表示,“只有当你把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与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紧密结合,把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对诚信底线的坚守结合,才能真正站立在时代潮头,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为人民服务。”
“把诚信签约仪式放在开学第一课我觉得很有意义,学院用这样的方式帮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当以信立身,以身作则,求真求实,无愧于心,展现时代新人的闪亮风采,弘扬清明正直的时代新风”,2019级本科生郑宇昕如是说。
签署诚信承诺书同样也让研究生新生深受教育,2019级硕士生郭曌煜说,“9月12日,我和其他同学庄重地在《诚信承诺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这既是研究生入学的重要一课,同时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郑重承诺。在研究生学习生活中,诚信既是我们做学问、与人交往时必须面对的课题,更应该是我们以身践行的道德基准。”研究生新生纷纷表示要先学做人,后做学问,要以诚信品格,在研究生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向自己、向老师、向家人交上一份高水平的答卷。
经济学科历来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制定有本科生“十二不”、研究生“十五不”规定,拥有完善的注册报到、讲座预约和考勤制度,通过刚性制度规范学生学习学术和日常行为;在2015年率先推行毕业生就业诚信签约制度,督促毕业生谨慎签署就业协议,不得随意违约,以树立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良好声誉;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明辨慎思知行合一”专题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开展考试周诚信标语征集大赛,“亲,考试作弊,处分包邮哦”是2017年考试周标语,广受同学流传,大家表示在投稿的过程中会警示自己诚信考试,实现了自我教育;学院还同步推出“阳光备考,诚信迎考”扫码活动,同学通过扫码既可以看到诚信标语,也可能小赚一把赢得好礼,营造了良好的诚信考试氛围。
在推进一流经济学科建设过程中,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是扩大学院社会职能,持续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促进学院内部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条件。
据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介绍,经济学科正在探索建立学生诚信体系,通过系列措施从宏观层面营造诚信文化氛围,从中观层面,建立诚信保障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从微观层面唤醒学生内在自觉性,实现对诚信的心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