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在我所举办的“宁波市江北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高级研修班”上,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以《急剧变化形势下的民营企业发展问题》为题,对当前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环境恶化:四大困境冲击民企生存 目前市场所关注的全球经济二次见底或不会出现,但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完全以低价格推动出口,赢得国际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环境制约将使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无立足之地;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大幅调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将使得劳资关系发生彻底改变,民营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和管理压力。 保育钧表示,综合上述面临的压力,民营企业已经到了换一种活法的时候。外向型企业要外销内销并举,发展方式要从粗放走向集约。
政策机遇:主动利用"新三十六条" 在保育钧看来,国家新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新三十六条"),是民间资本以及民营企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保育钧说,"新三十六条"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问题,对2005年的"三十六条"是一脉相承,但有新的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对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一,哪些行业可以进入。第二,怎么进入作了具体的部署。这就增加了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这些行业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领域包括交通运输行业、水利工程、电力建设、石油天然气、电信、通讯建设、土地整治、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前四大领域过去是垄断的三大家瓜分,现在民间资本可以进入)。 其它领域还包括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医疗、教育、社会事业领域,民间资本补充金融服务行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保育钧说,在上述领域中,一些行业在此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本次规定中,对民间资本的参与性规定,也有此前的"允许",改为"鼓励",别看这样一个字眼的变动,说明本次"新三十六条"的历史性。
民企突围:“出国办厂不如开店” 当然,即便有好的政策,民企要实现突围,也要靠自身努力。保育钧说,民营企业由于先天条件不足,本身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保育钧表示,首先企业要尝试体制的创新,尤其是要打破封闭的状态,以开放联合、兼并重组的方式做大做强,每个企业要以上市为最大的目标。企业上市后,单个资本变成社会资本,这是革命性的变化。 其次是管理创新,尤其是当前民营企业遇到了巨大的问题便是劳动力的变化,目前就业的大多是"80后",这一代人的就业理念与上一代人有着根本不同,民营企业管理者应该从老板向企业家转变,核心就是要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再则是技术创新。保育钧说技术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薄弱点,解决后便是创新。 最后是经营的创新,不仅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还要有营销渠道。保育钧说,尤其是当前许多地方政府都在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国外办厂,但实际上不如走出去开店,从而真正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
政府扶助:金融创新先行先试 保育钧表示,目前地方政府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要为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创造条件。从宁波市的经济特征分析,加之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统,建议宁波市在金融服务领域大胆创新,以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为突破口,建立一个与中小企发展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 保育钧说,目前一些大的银行反对民资进入金融系统,主要理由便是国家信用评级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民资风险太高。但逻辑恰恰相反,全国各地都建立起各种金融服务网络后,信用体系将很快形成。
讲座后,保育钧先生还跟学员们积极互动。
|
|
|
发布日期:
10/25/2010
|
|